4歲-4歲半成長里程碑


大約4歲,孩子會開始嘗試扮演別人的角色(假裝自己是媽媽或妹妹等),透過不同角色扮演的過程,能學會不同角度的思考,隨著角色互換遊戲的頻率增加,孩子推理別人感受的能力也會增強,有助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發展指標重點

此時的孩子會按照功能去分類物品,像是交通工具類、食物類等,也開始能模仿寫字。和孩子對話時,漸漸能感覺到他們會按照時間順序說故事或敘述事件。可獨立完成除了擦屁屁外的如廁流程,並確實清潔雙手,還能在大人協助下洗澡。懂得取適量的食物放入口中,且可緊閉嘴唇咀嚼。


這些寶寶做到了嗎?

粗動作

會攀爬階梯、在鞦韆上維持擺動               
單腳能站立10秒左右,還會用單腳向前跳約3公尺遠。玩遊樂器材時,可以向上攀爬垂直的階梯、騎著有踏板的三輪車繞過障礙物。在家裡或公園,創造一段類似「鐵人三項」的遊戲,綜合各項遊樂器材,讓孩子進行一連串蹲下、起立、跳躍、奔跑和平衡的路線,讓各部位肌肉均衡發展。

精細動作

熟練使用筆、剪刀     
可用剪刀沿線剪出圓形、方形。能夠照著範例寫自己的名字。跟著大人摺紙,能將正方形色紙對摺2次,再對摺成三角形,等到孩子漸漸熟練後,就可以讓他增加更多步驟,進而摺出小花、魚、蝴蝶等。

聽力及語言

熟悉多種句型       
對話中慢慢加入「……和……」、「在……旁邊」等用法,也會正確使用「為什麼」。至少會唱完一首兒歌。開始有認字能力,也較能讀懂故事性完整的書籍,念書時,不妨用手指著文字閱讀,加強文字與口語的連結。

情緒及社會性

自主判斷在某些情境下,該做與不該做的行為       
會說「謝謝、請」,用有禮貌的方式提出請求。懂得避開危險的物品或情境,例如:滾水、爐火。在遊戲中,也會稱讚或批評其他人的行為。藉由爸媽的提醒,孩子已能分辨簡單的對錯、好的或壞的行為,但也要讓孩子知道,被責罵是因做了不好的行為,而非自己是個不好的人。

認知

有時間序、距離遠近觀念   
可以把3~4圖卡按照時間順序放。會根據形狀、大小與長度將物體分類。理解「多遠」的概念。爸媽平時即可多讓孩子將物品按照小到大 (鈕釦、塑膠容器等) 或輕到重 (羽毛、紙板、積木等) 的順序進行排列。

提早問醫生

很多時候,明明孩子具有正常能力,卻因為父母事事代勞,而使孩子變得「無能」。提醒父母,只要在安全無虞的狀況下,很多事都很適合讓孩子試著做做看,就算一次做不好,多做幾次,相信能越做越好,重點在於父母是否願意給孩子機會。就像走路一樣,練習越多次,越能走得穩、走得快,肌力、耐力、平衡感與協調性都從反覆練習而來。當孩子養成一定程度的自理能力,其他心智發展要不好也難。

 

如果孩子有以下情況,可以諮詢醫師的建議:

  • 無法自己穿襪子、依賴大人洗澡、穿脫衣物
  • 無法單腳站超過5秒
  • 騎三輪車時,無法自由轉彎與停止
  • 無法判斷情境做出適當回應

 

專家小叮嚀
  1.  孩子入中班後,課程難度與書寫要求提升,例如故事比以前長、操作的任務步驟較以往複雜,在學習過程中,孩子開始會觀察到自己跟同儕間能力上的落差,或許會產生優越或挫敗感,家長都能敏銳觀察,適時給予引導協助。
  2. 針對優越感多的孩子,適當忽略或削弱回應的強度,避免不斷增強行為的「結果」,而是注重好的「行為」做回應,例如:「你完成了,是第一名好棒!」→「你有加快腳步,而且都是自己完成這件事,很棒!」
  3. 安兒康小兒專科診所職能治療師李姿潁提醒,針對挫敗感多的孩子,家長觀察孩子表現、與學校老師討論,發現實際的狀況,相同地也是對好的「行為」做回應,例如:「你比上一次著色時,更可以控制在範圍裡」,而非說「你又畫出去了!」

*本篇文章由【媽媽寶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此文章是否對您有幫助
非常有幫助
有幫助
尚可
沒幫助
完全沒幫助
建議使用Chrome、Safari瀏覽器
Copyright © 2021親子天下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All rights reserved.版權所有,禁止擅自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