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容易因孩子表現不好,嘴巴上說「沒關係」,但表情已經傳遞「你做得不夠好」的訊息,讓孩子不敢開口。「孩子選擇不告知,也是一種說謊。」兒童心智科醫師吳佑佑提醒父母,如果不接受孩子的本質,只希望她成為我們心目中的小孩,親子關係會更惡化,當孩子真正碰到困難時,便不會尋求父母協助。
當家裡或班級出現特殊兒,通常大人都會覺得這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卻忽略了人跟機器不一樣。黃瑽寧醫師提醒,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要先接受孩子的特質與樣貌,而不是用「修理」或「解決問題」的心態,透過從旁協助及正向教養,讓孩子能發揮到最好。
嬰幼兒在與主要照顧者的互動過程中,會慢慢形成親子間的依附模式,這些依附互動的經驗會在孩子的腦袋裡形成情感的基本運作模式,這個模式將會影響孩子如何面對環境與他人,因此情緒發展對嬰幼兒發展來說相當重要。
孩子到了該就寢的時間,卻還是活力充沛不肯睡,該怎麼辦?教養專家周育如歸納原因不脫以下三種,只要對症下藥即可改善:身體和腦袋不夠累、習慣作息沒有建立、怕黑怕鬼不敢睡……
孩子管教不動、屢勸不聽,經常讓爸媽傷透腦筋,到底該怎麼管教才會有效呢?教養專家周育如指出,透過一定程度的行為獎懲,也許暫時可以讓孩子立即聽從,卻不見得能夠內化成為長期的管教成效。要達成管教的長期效益,除了獎懲以外,父母還要朝兩個方向努力:認知上給予規則的教導、情感上給予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