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怎麼做

面對特殊生,除了「理解」,更要「接納」

2022-04-19
鄭雅文(鳳山伊甸外聘督導、台北市學校系統兼任職能治療師)

面對特殊生,除了「理解」,更要「接納」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身處教育第一線,職能治療師鄭雅文觀察到,目前台灣教育界對特殊生大多只停留在「理解」階段,「接納」這一塊則尚有很大的進步空間。體認到你我有所不同、尊重差異,並提供一個能包容多元特質,讓所有孩子都能真正參與的空間,將是現在要努力的目標。


入班協助導師帶融合教育時,我自己遇到最難處理的議題之一,是特殊生進入班級後形成的對話不對等,以及彼此的信任感建立,這會發生在親師溝通、教師內合作、特殊需求者與非特殊需求者之間。

 

理解不難,難的是接納

在早療、融合教育裡談到要理解、接納特殊需求孩子,我們做了很多的努力去理解特殊需求,而「理解」也是最不難的階段,有很多管道可以取得資訊,無論是去上研習課、工作坊,或是上網找相關資料、安排評估以實際方式了解孩子,都是不困難的。

「接納」才是最困難也最有挑戰的階段。接納是體認到你我有所不同、有差異,彼此做出調整,找出一個模式讓多元的人類特質有空間可以做更多的認識與交流。

而這個空間牽涉的不僅是人,也包含了主流價值與非主流價值在詮釋差異、障礙、特殊需求、育兒、成為父母等的不同,還有社福、醫療與教育政策的走向,也可以小小範圍地關注班級人數、助理員配置、師生比、班級課程設計、課堂活動類型、個體的差異等。

簡單地說,就是我們如何應對本應存在的多元差異,怎麼把每一個人的不同都放進來,在這個空間裡有各自的實質參與。 

 

硬體設施、老師態度,都影響共融成敗

因此,當班級老師接納特殊性的空間是小的,難以接納、難以被看到需求的感受就出現了,很多狀況也變得複雜。像是我曾經遇過有明顯動作困難的孩子,很需要給予策略練習攀爬上遊戲架、製造孩子「終於做到了」的參與感,但現場的老師都說孩子會自己去玩、他會做;實際上,孩子現階段的動作能力受到硬體設施的限制,屢次嘗試、屢次失敗,等時間到了就掃興地跟大家回教室。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共融公園出現了,反倒在校園內,這個每個孩子一天花最多時間待的環境,卻很難去思考通用設計、共融設計。我們應該去設置共融性高的幼兒設施來提升孩子的參與機會,讓動作障礙、發展遲緩的孩子們,在班級團體作息裡也能滿足需求。 

我也曾經請老師給孩子一個機會來練習表達自我,就算不多,一個機會也是參與。老師卻直接回我:「他做不到啦!那是他的受損,以他的能力,很難讓人懂他在說什麼。」

這部分會讓我有些沮喪,也凸顯目前我們「接納」這一塊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我們只停留在「理解」這一步,理解哪些受損、哪些診斷、哪些特質之後,卻看不到參與的空間,能讓孩子真正感受到「我是有能力做到的參與者」,也無法讓其他孩子看到表達方式是可以很多元的,例如有些人可以說出完整語句,有些孩子則用單詞串接,這些都是表達,再從中學習我們怎麼傾聽彼此。

我會努力再和老師持續溝通,讓老師更理解孩子的需要,一起在班級裡提供更多的空間,讓參與需求進得來。

此文章是否對您有幫助
非常有幫助
有幫助
尚可
沒幫助
完全沒幫助
建議使用Chrome、Safari瀏覽器
Copyright © 2021親子天下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All rights reserved.版權所有,禁止擅自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