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有長大就好!每個孩子都有每個年齡該發展的動作,即使是剛出生的嬰兒也一樣。雖然嬰兒可能看來軟趴趴,但是在頭部發展或是肢體發展上仍有家長需要留意的地方,台灣兒童復健醫學會理事長吳欣治有以下重要提醒:
「醫師,我的孩子頭歪歪⋯⋯」照一下軟組織超音波喔。
「醫師,我的孩子頭歪歪⋯⋯」照個X光喔。
「醫師,我的孩子頭歪歪⋯⋯」要做腦部超音波檢查。
孩子的頭部姿勢歪斜,醫師為什麼這麼謹慎?
1個月以上、未滿3個月大的孩子,頭部姿勢歪斜,有可能是以下狀況,復健醫師在取得精確診斷的同時,也應擬定復健治療目標和計畫。
1.肌肉型斜頸:頭部單側被動活動有限制,需安排軟組織超音波檢查。
2.脊柱生長不對稱:孩子的頭部姿勢固定,需安排拍攝X光。
3.單側形腦性麻痺或臂神經叢損傷:一邊肢體落在軀幹後,不太動,需安排腦部超音波。
4.發展遲緩:頭部控制無力,可能安排腦部影像檢查或基因檢測等。
嬰兒呱呱落地了,父母忙著照顧吃、睡之餘,孩子也忙著和這個世界適應、互動和學習。從出生到3個月,每星期甚至每一天,都可以感覺到孩子「一瞑大一吋」的成長和發展。
大部分的孩子在出生後約兩星期開始會看人、會跟著玩具或光線轉頭追視,興奮或哭泣時手腳會「群魔亂舞」。同時在不同姿勢下,也會有不同的動作演進。例如在仰臥的姿勢時,會由初生嬰兒頭部後仰、只能維持在側轉姿勢,到了3個月大,頭部慢慢可以維持在身體中線,並且可以因為聽到聲音或看到物品而轉動;同時手腳也會由「各自為政」、不協調的狀態,發展為協調、多樣且有兩手、兩腳在中線接觸互相抓玩的動作等動作形態。俯趴臥時,頭部控制則由1個月大時的短暫幾秒掙扎抬頭離床,到3個月穩定地以前臂支撐,抬頭至少45度。
爸爸媽媽也許覺得孩子這麼小,身體軟趴趴是理所當然,長大就好,但事實不然。
以下5項狀況出現時,是值得父母注意的:
1. 孩子動作出現不對稱性,如一側肢體活動較另一邊少。
2. 孩子對光線、物品或聲音反應慢或沒反應。
3. 孩子動作單一、僵硬或很敏感、反應大,如輕微聲響就會讓孩子手腳伸直超過數秒。
4. 孩子對爸媽沒有眼神對視、不會在笑著或哭著時看人,或逗弄時沒有情緒反應。
5. 眼動手不動或手腳只有伸直,伴隨頭往後仰或歪曲。
4個月大的孩子頭控穩定、5個月翻身,「七坐八爬」的傳統諺語提醒我們,孩子動作繼續發展,逐漸往伸直站立、走路的發展做準備。這時如果有以下情形,也建議父母多加注意、尋找相關諮詢:
1. 兩腳不等長。
2. 換尿布時兩髖關節不容易打開或過分開啟(大腿平貼床面)。
3. 落後一階段的發展里程碑,如5個月頭部控制不穩定、7個月不會翻身等。
4. 肢體動作僵化:如頭轉右側時,右側上肢伸直、左側上肢彎曲持續超過數秒、抱起時身體尤其是下肢呈現僵直。
大部分小朋友會在1歲至1歲3個月會放手獨立行走,這時候若孩子還不會放手站,一隻手扶著爸媽、家具往前或側移動,或是有以下幾個情況,爸媽就得注意囉!
1.扶手站立時,屁股翹很高,扶走時骨盆很不穩定,像鴨子。
2.爬或站時,一隻腳老是跟在後面。
3.不會腹部離地爬。
4.站立時腳尖踮很高,放不下來。
根據發展研究,孩子的粗大動作發展是腦部建置好時間表,只要神經成熟,這些動作會自然且逐步發展出現。因此粗大動作發展遲緩,得先排除中樞神經系統(腦、脊椎)、周邊神經系統和骨骼肌肉系統問題。家長若對孩子動作有疑問,請先找您的家庭醫師或小兒科醫師篩檢,若篩檢未過,再依第一線醫師建議轉至醫院裡的兒童復健科、小兒神經科或是小兒骨科評估。
復健科醫師會於門診以理學檢查和神經發展檢查,作不同的診斷臆測、安排影像檢查或檢驗,或轉介其他專科和發展領域的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