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聯合評估或早療課程,都要等。等待期間真的什麼都做不了、無能為力嗎?不是的。美國疾病管制預防中心(CDC)提出三點建議,讓孩子能持續接收刺激,也讓等待時間不再是一片空白。
從懷疑孩子是特殊兒,直到孩子開始接受早療,這中間的過程就是一個「等」字:等掛號門診、等醫院聯合評估、等評估報告、等早療課程⋯⋯,等到父母心焦不已,深怕孩子錯過黃金治療時機。
和台灣一樣,在美國,特殊兒要接受評估及早療前,也需要一段漫長的等待期,可能是好幾週、甚至是好幾個月,對家長來說,這段等待的時間既煎熬又挫折。美國疾病管制預防中心(CDC)建議,先做以下這些事情,就可以幫助你的孩子。請你今天就開始做、每天都做!
請家長盡你所能與孩子互動,例如共讀、唱歌、玩玩具、手作、做家事、一起在戶外玩耍等,都能達到寓教於樂的功效。
也許你不知道該怎麼跟孩子說話、或是該說些什麼,專家建議,你可以說出各種物品的名稱、找出有趣的事物告訴孩子、講故事、對自己的所見所感發表評論,並對孩子說明事物是如何運作的,以及事情發生的原因等。孩子可能不會持續專注聆聽,但他們聽進去的或許比你想像的還多!
在照顧孩子之餘,家長也要記得伸手求援,適時喘口氣,或是說出心中的感受。你並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