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即將進入小學就讀的特殊兒,父母格外擔心孩子上學後是否能被接納、會不會被貼標籤,或是因為孩子的某些行為特質而被同學排擠,甚至被學校老師忽視等的問題。以下就針對幾個常見的問題,為各位家長提供幾個入學的相關準備:
Q1:在開學前後的適應期,家長和老師可以做些什麼?
Q2:開學了,醫師和治療師應有哪些準備?
Q3:孩子上了小學,復健的相關療育還需要繼續嗎?
Q4:老師如何留意並幫助有學習困難的孩子?
Q5:孩子入小一之後,還可以申請身障手冊嗎?
Q6:我的孩子明年入小學,應該要上資源班還是特教班?要做哪些準備?
入學前,建議家長帶孩子去國小開放式校園玩,提前熟悉環境。也可利用繪本書籍或是影片,讓孩子知道國小的上課狀況跟幼兒園的不同之處。
另外,家長可以陪伴小朋友準備上學的物品,說明為什麼要有這些東西,尤其是針對有自閉症類群障礙(ASD)的孩子,特別需要事先的提醒與知會,讓孩子可以提前作心理準備,降低因環境及人事物的改變而帶來的心理壓力。也可以藉由遊戲方式,利用圖卡讓孩子練習準備自己書包裡面的用品,免得每天上學全家手忙腳亂。
開學後前幾周,可將兒童發展綜合評估報告書交給老師,讓老師提早知道孩子的狀況,為這些孩子做最好準備。如座位的安排,有過動專注力不足的孩子,可以讓孩子坐在比較前排的位置,方便老師關注,而周圍盡量不要有同樣特質的同學,降低彼此干擾。而若是有自閉症類群障礙的孩子,則不建議坐在太邊陲的角落,可坐在孩子幼兒園熟悉的同學旁邊,讓孩子感到安心。
醫師及治療師們會評估孩子的發展狀況,包括動作、語言、認知、人際互動及情緒、專注力。尤其會特別著重在孩子的語言表達理解、專注力、持續力、手部功能,以及視知覺的能力,因這些部分較容易影響到孩子對課程的融入、參與,以及知識、技能的吸收。
若是過動或是自閉症類群障礙的孩子,上小學前會強化情緒調節跟執行功能的部分。建議入小學前後,仍持續接受復健治療,家長需學習在家介入的方法,協助孩子入學時能更得心應手。有些兒童早療機構特別為治療中的孩子設計「小一先修班」,不同於平常治療的課程,更多是協助孩子去適應小一學校生活中上下課的規律性、舉手等待發言、排隊遵從規範……等,這些對於一般孩子或許不是特別困難,但對於注意力缺損、過動症、自閉兒、智能遲緩的孩子,是需要特別量身訂做準備的。
對於有些孩子有構音障礙(俗稱「臭乳呆」),入小學前父母或許不以為意,但入小學後,一年級就要開始學習注音符號,構音障礙對這類孩子的學習有很大的影響,甚至會影響到人際社會互動。因此,應在入小學前或小一上學期能完成矯正為佳。
上了小學之後,建議時常與老師保持聯繫,詢問孩子在課堂上的表現、與同儕之間的互動以及學習表現。其中,最常聽見的就是老師覺得孩子的專注力不足、坐不住。這時建議家長請老師多觀察孩子是否有以下症狀,包括:容易粗心、容易被外界刺激分散注意力、做作業時間不能持久專心、對於指令聽而不聞、健忘、對完成複雜程序的工作或活動有困難、常逃避需要持續專心的事物、常落東落西、過分愛講話、容易插嘴、不能耐心等待排隊、在需保持座位的環境中擅自離開座位等。
若孩子在家也同樣擁有這些症狀,則會建議家長帶孩子至兒童心智科或復健科,由醫師評估是否需接受進一步的療育或藥物治療。像是爸媽常聽到的「聰明丸」能讓孩子安定、降低分心、提升專注,這類過動症的口服用藥,可以增進學習的穩定性,但相對也有降低孩子成長速率的問題。
而兒童復健中的職能治療,能夠提供感覺統合、動作協調訓練、認知行為治療及社交技巧訓練,可穩定孩子的情緒、讓孩子學習問題解決能力、自我控制及情緒管理、幫助孩子融入人際關係中,協助孩子順利銜接小一生活。
許多孩子進到小一, 才由老師注意到孩子的學習能力落後。這時要注意孩子除了是否因為專注力影響到學習之外,也要注意是否有因視知覺及手部精細動作不佳,或是有讀寫障礙導致課業表現落後。
「視知覺」是人體從眼睛接受到訊息之後,經由大腦轉換,進而理解訊息意義的過程,也是與學習成效最密切的因素。視知覺功能不佳會造成孩子在閱讀時跳字跳行、寫字困難、抄寫錯漏字、數理空間概念不佳等問題。
而精細動作不佳或是手部肌力不足,則會使孩子書寫速度過慢,且容易抱怨手痠,無法長時間書寫。有些老師及家長則會發現,孩童排斥書寫或書寫品質不佳,與視覺動作整合能力有關。
有些孩子除了書寫方面有障礙,閱讀方面也會出現問題,無法將讀音與字形做正確的連結,以至於會容易混淆字形、讀音或意思相近的字詞,並且在默寫時常犯這類錯誤,這是有讀寫功能障礙的孩子常出現的情況。
上述提及的這些問題,都可以至復健科進行相關的評估及職能治療。
若是因發展遲緩取得身障手冊的孩子,根據規定,只適用至六足歲,之後若是需要開立手冊,則需評估是否有其他條件符合資格,例如智能不足、自閉症類群障礙、肢體障礙、聽力障礙等。但即使沒有身障手冊,也不會影響孩子獲得特教服務或相關療育的權利,因此不必過度擔心。
根據特殊教育法第六條規定,各級主管機關應設特殊教育學生鑑定及就學輔導會(以下簡稱鑑輔會),針對有特殊需求的孩子進行評估,同時與家長溝通,選擇一個對孩子以及對整個家庭最有幫助的就學方式,這樣的過程就叫做「鑑定安置」。
鑑定安置提出申請的日期大約落在每年的12月至隔年2月。申請最重要的準備資料就是兒童發展綜合評估報告書(限1年內開立)或是醫師診斷書(申請日前6個月內)。要注意的是,大多數的綜合評估報告書都需要冗長看診、評估、報告的時間,因此一定要提前準備(建議前一兩個月就可以向各醫院早療中心詢問),以免來不及。
最後,慢飛天使需要我們給他們一雙安全堅固、充滿愛與關懷的翅膀。以上針對早療兒童入學前後常見的問題,希望能夠幫助到各位家長,也期望各位小朋友都有一個美好愉快的新鮮小一生活。
(本文特別感謝馬偕紀念醫院彭可佳職能治療師的諮詢與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