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兒該上哪所小學、哪種班級?家長要依據哪些關鍵原則考量,如何跟老師搭配,才能給孩子最有利的學習環境?解答特殊兒上小學關鍵8問:
Q1:要升小學了,特殊兒會被安置到哪裡念書、念哪種班,有哪些選項?
Q2:為了要跟一般孩子融合,家長可以依意願選擇進入普通班嗎?
Q3:孩子一定要有身心障礙手冊,才可獲得特教服務嗎?
Q4:什麼時候要開始申請學校,要走哪些流程?
Q5:若是孩子學區內有好幾所學校可選,我該怎麼挑才對?
Q6:我的孩子屬於「灰色地帶」,個性跟一般孩子不太一樣,但似乎還不到需要特教服務的地步。我該帶孩子參加鑑定安置嗎?
Q7:我的孩子被安置到分散式資源班,學校是怎麼編班的?
Q8:很多特殊兒家長會去學校當志工,幫忙學校跟老師,同時也觀察孩子在學校的適應。特殊兒家長怎樣跟老師、同學跟家長建立好關係?
孩子要升小學,原本是人生中值得紀念的轉變,對特殊兒家長來說卻是萬般擔心:煩惱孩子適應不好、被放棄、貼標籤,遇到不接納的老師。另一端學校老師同樣惴惴不安:怕遇上不知道怎麼帶領的孩子、怕孩子丟學校就什麼都不管的家長,怕家長不願面對孩子不一樣的事實。
特殊兒入小學有一套教育鑑定安置流程。若是孩子在學前發展評估時,經醫生評估入小學後有「特殊教育需求」,可申請透過〈特教法〉「鑑定安置」流程申請入學,孩子會得到適當的教育安置建議與特教資源。然而入學鑑定安置是一套繁複的流程,家長必須做很多功課、準備文件並參加會議,在孩子入學前一年年底就要開始做入學準備,才能為孩子爭取到最需要的資源。
鑑定安置的過程重在如何提供孩子最迫切的特教需求,若是家長忽略孩子的能力,只以自己的期望來要求編班選校,最後可能讓孩子變成課堂上的「客人」,錯失黃金學習機會。
特殊兒家長經常卡在下列幾個入學迷思中:「不管怎樣就是希望孩子念普通班,才有機會跟一般孩子互動。」「念特教班就是沒救了,孩子被放棄了。」「要是我不說,學校應該不會知道孩子有一點過動。」家長應該把焦點轉向孩子需求上,時時自我提醒,該如何安排最能幫助孩子的進步與發展。
跟過去比起來,現在老師的特教知能相對有進步,幾乎每個普通班都會有特殊生。地方政府也提供愈來愈完善的特教服務,如台北市充分鼓勵「融合教育」精神,除了四所特教學校,也設立了視障與聽障重點學校。最特別的是「情緒行為障礙資源班」,在台北榮民總醫院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各設一班,主要服務罹患精神分裂、憂鬱症的孩子。新竹市所有特教老師都是初階的心評老師,特教評估專業人力充足;且2010年起,新竹市開始提供國小身心障礙特教課後照顧班,安頓孩子、也照顧他的家庭。
面對孩子的不一樣,家長要拿出夠堅強而正確的態度,做足功課,才能從入學鑑定安置過程中,為孩子找到最有利的特殊教育資源。
若孩子在學前發展評估時,經醫生評估入小學後有特殊教育資源需要,孩子可申請「鑑定安置」流程入學,可能會被分配到:特殊教育學校、一般小學之集中式特教班、分散式資源班、聽障或視障重點學校之重點班,或者選擇在家教育、申請暫緩入學、病童床邊巡迴輔導等多元安置方式。
雖然大多數家長都希望孩子能進普通班跟一般孩子互動融合、接受刺激進步更快,不過孩子應該被安置到哪個選項,取決於「孩子個別的需求」。
若家長意見與鑑輔會專家學者意見相左,鑑輔會基本上仍尊重家長決定,但會持續觀察孩子適應狀況。較常見爭議是孩子較適合特教班、但家長堅持念普通班,孩子會依家長意願入普通班就讀一學期試試看,老師會持續觀察追蹤孩子適應的狀況,若適應有問題會再轉介下階段鑑定安置。
不一定。
身障手冊和醫院診斷證明都是由醫療院所開立,證明孩子有某些功能缺損,主要用途是申請社會福利與醫療體系的補助。當孩子申請鑑定安置,身障手冊和醫療證明都只是佐證文件的其中之一,孩子是否需要特教服務還是由心評老師與鑑輔會專家的建議為主。
以台北市為例,入學前一年底就得開始準備。入學前一年的十月底會收到特殊兒升小學轉銜說明會的資料,入學該年度的二月前要提交鑑定安置報名表,三月接受心評老師評估,四月參加鑑定安置會議,七月到學校報到。
為避免跨區就學舟車勞頓,特殊兒入學採「就近安置」原則,基本上每個孩子都會有對應的學區跟學校。如果該對應學校無法支援孩子的個別需求,家長可以在鑑定安置會議上提出兩到三個學校志願做討論。
選校時家長可透過下列管道,事先認識學校軟硬體環境,並藉機觀察特教老師的特質是否能與孩子契合:
為避免跨區就學舟車勞頓,特殊兒入學採「就近安置」原則,基本上每個孩子都會有對應的學區跟學校。如果該對應學校無法支援孩子的個別需求,家長可以在鑑定安置會議上提出兩到三個學校志願做討論。有些家長擔心鑑定安置會給孩子貼標籤,但老師會希望能在最短時間內認識並掌握每個孩子的狀況。有時最讓老師措手不及的不是班上那幾個特殊生,而是那些「沒有領牌」(未經鑑定安置但其實需要特教服務)、入學之後才在「教室中」被發現不太一樣的孩子。
況且,孩子參加鑑定安置並非踏上一條不歸路,有進步就能往前走。孩子參加「鑑定安置」會出現三種結果:
一,孩子確實需要特教服務與安置;
二,孩子「疑似」有某些特質,需要程度較低的特教資源介入,之後會再確認是否具有特教身分;
三,孩子根本不需要特教服務,只要輔導系統、心理師或補救教學幫助調整一下就好。
一旦被編入特教班(或資源班),經過老師觀察進步很多,可經由校內的轉安置會議,轉往資源班(或完全回歸普通班)。
鑑輔會會根據孩子的特教需求高低,酌減該班級的學生人數,因此家長若能在入學前誠實告知孩子的狀況,帶班老師也不會負擔過重。但入學時未經表明身分的灰色地帶孩子,若在普通班適應困難,校方也會徵求家長同意後,觀察提交鑑定轉安置更適合的班級。
接受分散式資源班的孩子如何被編入普通班,各校機制不同,但不脫「老師主動認領」、「校方主動拜託有經驗老師認領」以及「平均抽籤分配」這三種方法。其中,抽籤分配是較為常見而公平的做法。家長無法指定老師與班級,特殊兒編班結果會跟一般生一樣,在七月底左右公告。
新生分班時,特殊生會優先編班,且不受常態編班限制,例如台北市做法會將特殊生與高關懷學生打包分組,避開特質可能對衝的孩子,如將過動兒跟亞斯伯格症小孩儘量分開,再將這一包的孩子跟老師特質做優先適性配對入班。某些經驗豐富的老師對帶領某類型孩子特別有辦法,校方會徵詢老師的意願;有些學校會幫主動認領的老師加積分加以鼓勵。目前特殊兒比例約3~5%,幾乎每個班級都有一位以上特殊兒,為求公平效率,許多學校會採用抽籤方式平均分配。
既然無法介入編班,家長能做的是不預設立場,不因孩子的不一樣而退縮;儘量相信學校會幫孩子找到適合的老師,並在編班後提早拜訪老師,讓親師生三方互相認識,及早開始良好的溝通。
親師溝通的重點,不外乎「合作」與「互相信賴」兩大原則。有些家長會利用書面資料重點整理,提供老師快速認識孩子的方法。因此磨合期老師會希望從家長端得到三項經過整理的資訊:一,孩子的學習特質、優勢,與目前急需改善的部分;二,家長在家處理的對策;三,孩子的底限,哪些行為做法會危害孩子生命安全。
也建議家長多多認識老師的特質,若是老師個性急,就不要一次把孩子最糟的狀況全部倒出來,先講孩子的好,再講孩子需要改進的地方。
家長也要表明並不是期待老師給予特別待遇,而是希望老師更了解孩子。但家長也不要交代過細,要求老師一定得盯著孩子吃完早餐、幫忙抄聯絡簿等等,可以請老師安排同學幫忙,目的是要讓孩子學會獨立。
家長若能提供老師在家跟孩子相處的對策心得,抽時間到校擔任志工,定期參加為孩子量身打造的個別化教育計畫(IEP)會議,對老師都是助力。但也要建議家長以「支援但不干涉」的態度配合老師,畢竟最了解孩子的人,不一定是最能幫助孩子的人,彼此溝通時記得永遠把焦點放在「怎麼做能幫孩子最多」上。
家長到校當志工時也記得以「協助老師」為主,而非只關注服務自己的孩子,並多多參加班親會與其他活動,跟其他家長打聲招呼。若是親師間或與其他家長的溝通出狀況,可委請資源班、特教班或輔導室老師等第三者居中協調。
(諮詢∣家長王尚智、家長蔡昭偉、家長朱貞凡、家長楊翠玲、李亞駿媽媽,台北市教育局專門委員楊麗珍、西區特教中心主任羅心美、新竹市教育處特殊與學前教育科科長謝仲威、新竹市特教中心物理治療師吳義豐,新北市光興國小資源班老師陳志榮、新竹市西門國小輔導主任黃瑞欣、台北市忠孝國小陳建榮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