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與篩檢

2歲是關鍵!6點觀察孩子情緒發展是否有異狀

2021-12-10
媽媽寶寶 李藹芬

2歲是關鍵!6點觀察孩子情緒發展是否有異狀
圖片來源:媽媽寶寶編輯部

一分鐘快速閱讀

照顧孩子的路上,父母往往付出最大的關注在孩子的發展。其實,嬰幼兒的情緒發展也需要父母予以高度重視,因為這將是孩子未來人生路怎麼走的重要關鍵。職能治療師提供6個觀察重點,幫助爸媽發現孩子情緒發展上的異狀:

  • 莫名的堅持與固執
  • 情緒轉變極端波動程度大
  • 過分唱反調喜歡挑戰權威
  • 個性突然轉變
  • 連看電視都無法專心
  • 過度害怕焦慮影響了日常生活

說到情緒,大家不免聯想到「情緒管理」,也深知情緒管理的重要,因為「能力好,不一定會成功;情緒管理不好,一定不會成功」。想要成功,更在於是否有良好的情緒管理能力。然而,在學習情緒管理之前,得先了解情緒發展有其歷程。

了解嬰幼兒情緒發展歷程

世博診所復健技術部主任林昱程職能治療師指出,如同嬰幼兒其他發展一樣,情緒發展也是循序漸進的,有所謂的情緒發展里程碑,每個階段發展的重點不同,而每一個孩子又有自身的發展節奏,建議每半年到一年觀察孩子的轉變,並與里程碑相比。

林昱程表示,認知與情緒的發展息息相關,因為不知道可能有其他方式表達情緒,所以就用一直用哭表現情緒;再加上語言發展也未跟上腳步的話,孩子表達情緒時,不只是哭,還出現用頭撞牆或身體直接往後倒的動作,父母雖然生氣,卻也擔心孩子會受傷,就在呵護的當下,全然忘記要讓孩子知道「這樣表達情緒並不恰當」。

孩子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就在地上打滾耍賴的畫面,是許多父母的夢魘,因為孩子沒能用更好的方式表達情緒,於是只能用這樣極端的方式告訴父母。 
 

6點觀察孩子情緒發展有異狀

若孩子有情緒發展遲緩的問題,「通常兩歲後,可慢慢確診」,然而,要如何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孩子可能有異狀呢?

1.莫名的堅持與固執 
林昱程說:「哭的方式與眾不同,展現出沒必要的堅持與固執,父母就要提高警覺了!」

他舉例,回家的路不只有一條,可是孩子卻只堅持直走到家的那條路,完全不願意嘗試其他不同的路時,就是一種沒必要的堅持與固執。有一位媽媽就是看到兩歲多的女兒,很愛穿裙子,即使寒流來襲,也依然堅持只穿著裙子,甚至連褲襪都不穿,女兒跟媽媽說,「公主沒有在穿褲襪的」,讓她驚覺女兒是不是過於堅持,而主動諮詢專業。果然經過專業評估,女孩有觸覺敏感的問題,而她所說的話都是用「公主」的邏輯思考。

2.情緒轉變極端波動程度大 
前一秒好好的,下一秒卻「突然炸毛」,一下很開心,一下又很憂鬱,行為轉變極端,經常有這樣表現的孩子,需要父母提高警覺,是否孩子的情緒發展出了狀況;甚至過度情緒化的狀況,有如一顆不定時的小炸彈,就要懷疑是否有過動的問題。雖然有些孩子的情緒像很容易點火的「小火種」,若能透過正向的引導宣洩情緒,也能成為帶動團體氣氛的「火柴棒」。

3.過分唱反調喜歡挑戰權威 
總是做出與父母指令相反的事,完全不配合,而且父母愈是用權威的口吻要求,孩子反抗的動作愈大。

4.個性突然轉變 
在個性出現巨大的變化,如:原本很乖卻變得叛逆,或是原來不聽指令,卻變乖了,「轉變其實有歷程,只是父母沒發現」。

5.連看電視都無法專心 
林昱程指出,「這是一項很明顯的警訊!10個這樣的孩子有9個出了問題」!

6.過度害怕焦慮影響了日常生活 
一般人多會對某些事充滿恐懼或焦慮,但對任一事物總是充滿過度的恐懼焦慮,需要大人付出很多的關心安撫,甚至因而影響日常生活,就需要注意了。 
 

兩歲是調整情緒力的關鍵時間

林昱程指出,「兩歲可說是調整情緒力的關鍵期,因為孩子在兩歲後,慢慢有了自己的情緒,也同時是語言的爆發期,可透過語言表達,取代不高興就捶牆壁、大哭大鬧的表現方式,讓孩子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調整能力表現,展現進步的空間」。

他提醒,這時也是父母身教重於言教的重要階段,面對孩子情緒表達不當的時候,如果父母用更大的火暫時假裝蓋住孩子的小火,並無法讓孩子學習到正確的情緒表達方式。但父母應如何處理孩子突如其來的暴走情緒呢?林昱程建議可掌握「適時轉移注意力」的方法,建議隨身攜帶孩子有興趣的小物,也許是玩具或是繪本,父母也可以即興編一段有趣的故事說給孩子聽,總之就是先把孩子的注意力轉移到讓他不再暴走的事情上。但這樣的方式隨著孩子年齡增長,會越來愈沒有效果,「因為3至6歲的孩子愈來愈難騙了」。

所以,務必把握2歲階段,好好引導孩子適當表達喜怒哀樂的情緒,學習就算想生氣,也要用適合的方式表達,例如父母示範快要生氣可以這樣說:「我難過,請你抱抱我」、「我數123,請你……,不然我要生氣囉」,藉由一段預備時間,緩和可能會爆發的情緒。

請父母千萬不要忘記,即使是學齡前的孩子,也是有自我意識的,兩歲可說是孩子人生中第一個叛逆期,林昱程提醒,千萬不要用「不行」的硬方式回應孩子不OK的要求,父母學習用別的方式軟性回絕,可讓孩子的負面情緒不致因父母毫無商量餘地的「不行」而炸開。 

*本篇文章由【媽媽寶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此文章是否對您有幫助
非常有幫助
有幫助
尚可
沒幫助
完全沒幫助
建議使用Chrome、Safari瀏覽器
Copyright © 2021親子天下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All rights reserved.版權所有,禁止擅自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