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療場所、治療師怎麼找

醫療、學校、家庭三方合作,才是「有效的療育」

2022-03-23
曾慧雯

醫療、學校、家庭三方合作,才是「有效的療育」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相關研究指出,發展遲緩幼兒平均一週要接受20~40小時的密集式療育服務,才能夠有好的成效。早期療育主要強調在自然情境下,最終希望提供孩子一個一天扣除掉睡覺的時間、一週七天的療育情境,因此家庭及學校等生活環境,都是提供療育情境的重要場域。唯有醫療、學校、家庭三方彼此合作,孩子的發展才會更加穩定、成熟。


講到兒童發展遲緩,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快去醫院做早療!」但是,如果孩子一星期只去醫院上30分鐘的早療課, 或是每天趕場式地奔波不同醫院、診所或治療所上課,真的是適合孩子的療育方式嗎?台中教育大學幼教系早期療育研究所助理教授吳佩芳表示,早期療育強調「跨領域」,尤其是教育、醫療與社政的三方的合作,除了醫療的介入以外,教育與家庭的支持也同樣重要。

吳佩芳表示,台灣的早療服務有過度「醫療化」狀況,強調黃金治療期,恐讓所有人都忽略了孩子發展上的個別差異。例如有的家長心想,自己孩子已經超過三歲、超過黃金治療期,是不是就來不及了?還有許多家長在孩子的黃金階段塞滿了各式各樣的療育課,反而輕忽親子互動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學習的重要性;學校老師也很容易一遇到孩子有狀況,就叫家長帶孩子去醫院評估,卻忽略自身教學的環境應該也要因應幼兒不同的需求(不論孩子是否為發展遲緩的幼兒)而調整。

此外,一般社會大眾與家長的白袍迷思,也忽略了家庭與幼兒學習環境才是幼兒主要發展與學習的場域,這也是使台灣早療過度醫療化很大的原因。「要先跳脫修復遲緩或障礙的概念,才有辦法從過度醫療化的早期療育服務迷思中走出來,」吳佩芳說。

 

孩子需要品質更好的親子互動、更多的生活環境刺激

台灣因為有全民健保,就醫已經成為常態。吳佩芳憂心地說,進到聯評中心被評估是發展遲緩孩子的比例越來越高,但其實發展遲緩的幼兒中,有相當高的比例是因為後天環境而造成兒童發展上的疑慮。

她指出,很多正在接受早療的小孩,其實更需要的是盡快進入學校環境,讓環境裡多一點發展與學習的刺激。再者,就是家長要具備更多的技巧來和孩子互動,以及在專業人員的支持下,在孩子發展過程中能運用更多優質的教養技巧。

「孩子就是孩子,其實無論孩子學或者是老師教,跟一般發展的孩子沒有太大的不同,」吳佩芳舉語言發展遲緩的孩子為例,家長只知道要帶孩子去醫院上語言治療課程,然而,只要家長願意多跟孩子說話,也是有效果的,「可能一般孩子講一兩次就會有回應,發展遲緩的孩子你講十次他只會回應你一次,但他需要的就是那十次!」她說,特殊孩子需要多一點練習的機會,多一點來自學習環境以及家庭環境的刺激,來支持他們的學習和發展。

 

落實家庭中的「生活療育」,家長角色很重要

吳佩芳曾經居住美國十幾年、任職過早療個案管理師,她觀察到,如果一個孩子一個星期要接受20~40個小時的密集療育,才能算是「有效的療育」的話,那麼專業人員和家長應該要思考的是,如何把有限的療育時數延伸到孩子的生活中。

因為,「不可能讓孩子一週40個小時都在醫院或診所裡啊!」她說,在一般的情況下,一個孩子不會天天都去醫院上學,不是一星期上30分鐘的課就是有效的療育,也不是到處都只上30分鐘,或是跟著七八個治療師、上一整天的課就有效,「很多人一直講療育資源不足、治療師不夠,但如果家庭在療育過程中都沒有發揮功能,家長還是讓孩子整天看平板、不跟他互動或者是遊戲,學校老師也覺得自己對這樣的小孩沒有辦法,然後鼓勵家長把幼兒從學校帶走,去醫院或診所多上一點治療課,在這樣的思維下,我們的療育資源根本不可能會足夠。」

當然,她也碰過有的家長直接擺明:「我就是不會教啊!把小孩給別人教有什麼不對嗎?至少我還願意花錢請別人來教。」吳佩芳告訴那位家長,除非你願意一輩子花錢找各式各樣的人來教孩子,也能接受孩子除了一對一的互動外都不與其他人往來,不然,若你對孩子還有一絲絲「可以和其他人一樣在社區中生活」的期待,就要想想自己可以投入多少時間在小孩身上,至少先從「一天跟孩子玩10分鐘的遊戲」做起。

吳佩芳也碰過有的家庭環境就是不容易讓孩子專心練習復健,但她依然幫家長找出對策。例如有的家庭裡,其他家人整天都在看電視,媽媽無法跟治療師一樣讓孩子坐在桌前專心練習,因為容易被電視吸引而分心;吳佩芳看了家裡環境後,她建議何不讓孩子就跟著看,等到節目播完,暫時關電視五分鐘再來練習呢?每個家庭樣態不同,治療師與家長都需要多一點的靈活思考,找出折衷且能落實的方式,真正實踐在家庭中的生活療育。

 

在幼兒園學習也是早療!扭轉「輕教育、重醫療」現況

除了家庭,學校也是早療不可或缺的一環,卻經常被忽略。吳佩芳有些學生是幼兒園老師,她曾經問這些老師:「當孩子在幼兒園學習時,是不是也在做早療?」很多人回答「不是」,因為他們覺得要去醫院上課才是早療。吳佩芳表示,台灣法令規定,0~6歲發展遲緩的兒童可接受早期療育服務,而早期療育服務本來就是跨領域服務的整合,服務模式可以是很多元的。她強調,應該是「孩子到哪邊、服務就往哪邊送」,而非只有到醫院、診所或是治療所上療育課,才叫做接受早期療育的服務。

要扭轉台灣「輕教育、重醫療」的現況,吳佩芳認為,中央和與地方政府在早療相關政策規劃上,應該可以再做更多的調整,因為很多承辦人員對早療完全不理解,資源的分配也有問題。她曾經為了一個研究案去訪談各縣市政府,請他們盤點該縣市的早療資源,沒想到就連嘉義市這麼小、醫院這麼多的縣市,都回報「醫療資源不足」!吳佩芳詢問為何沒納入社工及教師?對方竟認為社工及教育單位不算早療資源,而且許多縣市的承辦人員都是如此。

「醫療資源要多少才叫做足夠?要不要把學校廢除掉,讓所有小孩都去醫院上課?也不需要有教育系了,大家都去念治療,孩子全部都由治療師來教,這樣才叫做足夠嗎?」她感慨地說,很多縣市政府都抱怨早療資源不足,不過,那是因為他們只算醫療,沒算進社政系與與教育系統的資源。做了研究案她才發現,偏鄉雖然醫療院所少,但因為孩子人數也少,每人能分到的整體資源多,如果能好好運用學校老師及各行動團體的資源,就可以扭轉偏鄉的劣勢。

「特殊需求的小孩在台灣很辛苦,因為他學習的經歷跟歷程和別人完全不一樣,沒有任何一位一般發展的孩子從小就是接受一對一的家教(復健治療課程),密集式地到醫院或診所治療也不是所有發展遲緩孩子都需要的。多數的學習應該從生活或者是團體中發展出來,」吳佩芳表示,比起一味強調早期治療,政府更應該協助家長引導孩子,以及讓家長、保母、幼兒園老師,甚至是社會大眾都了解也掌握兒童的發展,才能在日常生活及社區中提供更多機會幫助孩子。

此文章是否對您有幫助
非常有幫助
有幫助
尚可
沒幫助
完全沒幫助
建議使用Chrome、Safari瀏覽器
Copyright © 2021親子天下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All rights reserved.版權所有,禁止擅自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