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療Q&A

家長需要全程參與早療課程嗎?

2022-03-22
曾慧雯

家長需要全程參與早療課程嗎?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你知道嗎?家長接送孩子上早療課,其實可以不只是「接送」,你能做的還有更多!若家長能全程參與課程,向治療師學習引導孩子的方法,療育效果會更好。


很多家長帶孩子上早療課的情況,往往都是孩子進治療室上課,家長則在外面一邊滑手機一邊等候,只是單純的接送而已。然而,一堂早療課才半小時,孩子絕大多數時間其實都是待在家裡與社區,若家長能全程參與課程,學習引導孩子的方法,療育效果會更好。

景美醫院語言治療師陳偉明表示,治療室內的環境與孩子的生活環境往往有相當大的落差,以致於若只透過治療師的治療,想將在治療室內發展的能力運用於自然情境(例如家庭、社區、學校等),結果往往差強人意。

 

家長全程參與學技巧,更能幫助孩子進步

「家長最好能一起入班、全程參與,而且不只是在旁邊看,而是要學技巧、跟治療師討論回家要怎麼做!」陳偉明的語言治療課是開放家長全程參與的,因為他考量到一堂早療課不過半小時,比起上課,孩子進步的關鍵其實是居家的引導,若能提供家長必要的概念知能及技巧示範,對孩子的幫助會更大。

「如果每週只上半小時的課,那麼,孩子的成長進步不是因為這半小時,而是這半小時我教給家長的技巧,讓他們可以額外在家練習。」陳偉明這麼說。

他表示,目前國內有很多治療師上課是不讓家長參與的,主要是為了避免孩子一見到父母就撒嬌、鬧情緒不練習,「但回到家以後就是這個狀況啊!所以一定要教家長該怎麼面對及處理孩子鬧情緒、不配合練習。」

不過,陳偉明也碰過有的家長很忙,回家沒有太多時間陪孩子練習,就乾脆讓小孩多跑幾家醫院治療,讓治療師來引導孩子。「我們很體諒家長的忙碌,但家長才是陪孩子走最久的人,我還是建議家長要取捨;至於要怎麼取捨,我們可以陪著家長一起分析、幫忙想辦法,」陳偉明認為, 治療師不應擺出高高在上的姿態,而是要給予家長情緒支持,共同找出對孩子最好的療育方式。

他指出,理想的治療方式,應該是治療前就要與家長全面地溝通,瞭解孩子、家長、家庭、學校等情境下的需求,以「醫病共享決策」的方式達成治療目標、進程和執行方式的共識。有共識,家長回去才能落實執行。
 

治療師示範:在日常生活情境如何引導孩子

家長全程參與治療課,盡量營造如同孩子平時的生活情境,並透過活動誘發孩子的困難點,藉此治療師即可「示範」處理和引導的方式,讓家長能在生活情境中運用技巧、促進孩子的發展,並且用日常作息當作練習的契機,用孩子想做的事情當作誘因去引導,孩子配合練習的動機會更強。

以語言治療為例,治療師會教導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這麼做:

  1. 孩子要出門時,可讓孩子選擇想要穿的衣服,家長可提供兩件衣服讓孩子選擇,並引導孩子用手指、眼神和口語的方式表達意圖(不要讓孩子直接用抓的)。
  2. 和孩子共讀時,可先觀察孩子對哪些圖案較有興趣,並描述孩子正在關注的事物,讓孩子能將「專注的事物」與聽到的「語言」相互結合,這就是促進語言理解常用的策略。
  3. 當孩子想拿取某項物品或有什麼需求想要滿足時,因不知如何表達而用拉大人的手、哭鬧等方式來表達,家長即可示範並引導用手勢、動作、眼神及口語等「好行為」來表達需求。
  4. 孩子玩玩具時,家長可模仿孩子的玩法加入一起遊戲,並示範用口語說出孩子正在進行的行為,來回幾次之後,你會發現孩子竟然開始模仿你玩遊戲及說話了。
  5. 準備吃飯時,可利用洗手的時機,邊做邊說,引導孩子理解先後順序的口語概念,例如:帶著孩子拿肥皂搓手同時說「先搓泡泡」,之後帶著孩子沖水時說「再沖水」或「先搓泡泡再沖水」。
  6. 平時可多觀察孩子專注的焦點,並以口語描述孩子正在關注的事物,如:孩子正在看哥哥玩車子,則可示範說「車子跑走了」,但別使用過於複雜的語句描述。當需向孩子展示物品時,也可運用「展示和說」的策略,同時手指著描述的事物並提供口語示範,這樣的方式可讓孩子將看到的事物與聽到的語言相互結合,以擴展口語理解能力。
  7. 家長與孩子互動時可運用觀察、等待、聆聽和辨識的策略,一開始先觀察孩子或如何操作玩具或書本,並持續等待看看孩子會用什麼方式和你溝通(此即為聆聽和辨識),如:手指物品、看向父母、發出聲音、做出動作或口語等,當孩子出現任一種溝通的方式,則可示範進一階的溝通方式。例如,若孩子目前多以動作為溝通策略,則可以1至2個字詞示範回應;若孩子已可使用詞彙為溝通策略,則可示範以句子回應,逐步擴展孩子的溝通能力。重點是互動及遊戲過程中務必要先觀察、等待、聆聽及辨識孩子的溝通動機及策略,避免一再地要求孩子仿說或問問題,讓孩子於正向、有趣及充滿讚美的環境下與你互動,將最有助於整體性的發展。
此文章是否對您有幫助
非常有幫助
有幫助
尚可
沒幫助
完全沒幫助
建議使用Chrome、Safari瀏覽器
Copyright © 2021親子天下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All rights reserved.版權所有,禁止擅自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