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低年級課後半天下午何處去?對於有特殊需求的爸媽來說尤其頭痛,不少家庭會特別撥出一個人力來接送孩子往返各種專業教室,或勉強找一個安親班讓孩子待著。專家和特教老師建議,特殊需求孩子適合「個別化」安排,課後時間才不會成為一場災難。
小學生活跟幼兒園時期大不相同,尤其在生活常規方面,像是遵守上下課鈴聲、開始有小考等,以及跟同學的團體生活,都有許多必須適應之處。對於ADHD、亞斯伯格症、自閉等傾向的孩子來說,上小學前需要做的心理和行為準備,必須有更完善的計畫。
除了上課,低年級半天下課後的時光也讓家長傷透腦筋。不少特殊兒家長會在專屬的社團中吐苦水:「我家孩子又被安親班勸退了,老師說他一直跟旁邊小朋友說話,或是一直大聲說不想寫,影響其他人……」由於許多安親班下午的行程安排就是寫完作業、寫評量,或是安排英語課、數學課,幾乎都是靜態的活動,也讓有特殊需求的孩子吃足苦頭。
前長庚大學職能治療學系兼任講師、啟端職能治療所院長吳端文,在特殊兒的職能治療上已有超過40年經驗,也曾在職能治療所提供學齡前特殊兒的日托服務,然因社會局法規變動下,因而結束特殊兒的日托服務。
吳端文認為,特殊兒除了學業的學習外,常在情緒、社交等方面需要協助。適量的體能活動能讓孩子的大腦思路更為清晰、讓孩子更專注、以及情緒更平穩。例如:過度分心的孩子常常坐不住,這時可以在寫功課前讓孩子先「動」,這樣他們才能「靜」下來寫功課。因此寬敞且安全的活動空間是需要的,若無法有寬敞的空間,則建議每天需帶孩子去戶外活動。每一位特殊兒都是不一樣的,因此安親班老師需要了解每一位孩子,循序漸進地訂定標準,讓孩子慢慢排除障礙。
由於安親班通常只有幾位老師要照顧多位學生,老師的人力和能力上都難以符合特殊兒需要,加上課後時間長,這是坊間少有專為特殊兒開辦安親班的原因。目前坊間有各種協助特殊孩子的專業機構,配合孩子在認知和其他能力的學習,也是許多家長課後會選擇的服務,以下整理3種常見的特殊兒課後服務類型:
針對孩子需求的專業課程,多以小時為單位計算,因此仍需要接送,若有長輩親友協助,也是課後安排的選擇,以下舉2種課程為例:
(1)職能治療:
針對孩子的需求,包含肢體活動、社交練習等,讓職能治療師和學生一對一、一對二上課,例如啟端職能治療所。該院院長吳端文,本身是職能治療師,也在美國加州大學取得特殊教育的碩士學位,加上曾有開辦日托服務的經驗,她認為,量身打造的職能治療課程能有效率的幫助孩子。啟端職能治療所的課程也會邀請家長一起參與陪伴,讓孩子在家也能延續職能治療的學習。
(2)視聽動訓練學習力:
劉氏教育創辦人劉弘白博士擁有教育和特殊教育的學位,開發大腦3大功能 : 「視覺、聽覺和感覺動作」能力的發展指標,幫助孩子們各方面的學習困難。劉氏教育教學總監劉駿表示,「視、聽、動」是人類基礎能力的發展,無需特別區分一般生或特殊生。而且孩子不只在學習和課業上的培養需要規劃,「玩」也需要安排,例如 : 嬰幼兒只要多玩、多動即可,但5歲以上的孩子就需要安排一些在難度上逐步提高或較有組織性的遊戲。孩子經過劉氏的「視聽動學習能力檢測」後,會依照能力給予不同的教學設計。
國小「資源班」的學生(包括通過特教鑑定,或是雖屬「邊緣」,但被學校專業老師判斷需要上資源班的學生),在開學的IEP(個別化教育計畫)會議中,會決定孩子是否需要在課後上資源班的補充課程,通常就會安排在早上或放學後。不過,這些課程不會是整個下午、也非週一到五,家長仍須安排接送。
對於下午沒有援手接送孩子的雙薪家庭來說,課後能有個地方照顧孩子,直到家長下班,是「硬需求」,有以下選擇:
(1)學校課後班:
許多公立國小都有課後班的資源,不管是學校委外或自辦,主要會陪伴孩子寫作業,其他時間會利用學校場地或資源做些活動,多數可以延托到晚上6點,有些甚至更晚能到7點。原則上只要學校有開辦課後照顧班,無論是否為特殊傾向的孩子,都可以報名參加。
不過,新竹市民富國小資源班老師林敬芹提醒,如果孩子在班上已經有同儕相處上的困難,課後班同樣無法提供孩子個別化協助,爸媽恐怕一樣會常常接到課後班老師的「求救電話」,建議家長讓孩子參加課後班前,先衡量課後班模式是否適合孩子的能力和特質。
(2)校外安親班:
每個安親班的課後安排方式並不同,建議家長溝通時先表明孩子的特質和需求,以及課後活動的安排,是否能配合引導孩子。如果跟安親班沒有共識,很多家長送去了不久又接回來,因為安親班沒有能力幫助孩子。目前也有少數機構標榜能接納ADHD、亞斯柏格症和自閉症的孩子,但通常在學校附近,有地域性的限制。(延伸閱讀:圈圈教室:接住ADHD、亞斯兒的下課時光 圈出孩子亮點)
出身傳統師範特教體系、陶璽特殊教育工作室創辦人曲智鑛,有許多與學校合作,替特殊兒規劃個人化教案的經驗,他認為,很多家長對課後服務的要求僅是「把作業完成」,但回到孩子的需求思考,應先考慮孩子完成作業的過程是否有學習?是否具備寫作業的能力?否則就算寫完(甚至是抄完),孩子真的有學到東西嗎?而這些問題都有賴家長平時與學校老師保持好的溝通。
曲智鑛說明,特殊教育需求的孩子的「非認知」的能力培養需要刻意練習,像是受挫能力低、容易放棄、缺乏同理心等,但這些能力需要與課程及活動配搭整體規劃,很難只依靠國語、數學課程,或安親班的作業和評量來培養,家長對於課後服務的概念應該跳脫「寫作業」的框架,提供孩子形塑關鍵素養與探索的機會,不然非常可惜。
林敬芹觀察,有許多家長積極地幫孩子安排各種課後專業課程,不辭辛勞接送之外,把孩子的時間排滿滿,也花了很多錢,卻發現成效不彰,因為這些不同的專業課程,可能在理念上有所矛盾,或者孩子不喜歡某些老師的引導方式,都會造成適應不良。林敬芹認為,特殊兒的課後安排需要「通盤考量」,沒有標準答案,家長可先思考這些課能搭配學校和資源班的教學內容,更需考慮:「孩子特質是什麼?需要什麼?喜歡什麼?」並且觀察孩子的反應,才可能規劃出適合孩子課後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