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後,大腦已發育將近80%、漸漸定型了。在3歲前,如果父母能為孩子打下學習的基礎,陪著孩子一起進行7大練習與學習活動,除了可增進親子關係外,更能促進孩子多元能力的發展。
俗話說:「3歲定終身」、「3歲定性」、「3歲看80」,在未接觸孩子之前,會覺得這些話語都有些誇大,但隨著與孩子相處的經驗變多,逐漸覺得這些話語大有學問!
很多人會認為孩子還小,可以慢慢教,但若懂得兒童發展,就會發現3歲之後,孩子的大腦發育已經完成近80%,這時孩子許多的表現方式都已經慢慢成形。假若3歲前父母能為孩子打下學習基礎,那麼對於孩子未來的發展,必定會有很大的助益。
3歲前的孩子到底要學會什麼?以下7個重點,是父母可以陪孩子學會的事:
0~3歲的兒童動作發展,主要以基本動作的學習為主,例如翻身、坐、爬、站、走、跑、跳等,3歲之後所習得的技巧,不外乎都是這些基本技巧的延伸。這個階段可以把主力放在「基本動作的養成」,讓孩子有更多機會學習平衡、協調與肌肉力量;除了讓孩子認識自己的身體外,也可以透過感官動作達到情緒的穩定,當動作發展越好,就會連帶影響往後的遊戲表現與社會行為。
認知的學習主要來自於操作經驗的獲得,操作經驗則需要大量的手部動作,手部動作又與手眼協調的發展有很大的關聯。手眼協調簡單的定義就是:「手動到哪裡,眼睛就看到哪裡;眼睛看到哪裡,手就動到哪裡。」需要手部功能與視覺同時表現。要如何增加手部功能與視覺表現呢?可以透過不同玩具的操作來獲取大量的學習訊息,讓孩子動手玩,越玩越聰明。
求知欲望的展現,來自於我們想要認識外界的環境。隨著孩子的動作、認知能力日益成熟後,探索的展現就會更為明顯,這時大人應該積極鼓勵孩子參與環境的探索,認識自己所處的環境,並且在探索中運用本身的動作移行能力,去建構環境空間的概念、因果關係的連結及記憶的展現,進而促進想像力的發展。
依據社會發展理論,這個階段是孩子自主性與自信心養成很重要的時間點,鼓勵孩子主動參與,獲取學習所需要的計畫組織、邏輯思考、判斷分析等思維能力非常重要,讓孩子覺得自己是有價值、 受肯定、擁有成就感的。
有效溝通的養成來自於日常生活的習慣,不要不理會孩子,這樣會喪失彼此的信任感,讓孩子覺得有需求找父母說話是沒用的,即使是一個小小的眼神回應也可以。透過建立親子對話的習慣,把彼此想要表達的訊息傳遞給對方,讓對方了解,進而讓父母更清楚知道如何引領孩子學習。
孩子在18~24個月後,就會慢慢理解一個人的情緒與自己想要什麼,孩子開始懂得用自己的情緒來操控環境、控制大人;當習慣養成,就會明顯影響往後的學習狀態及人格發展,所以在這個階段,如何引導孩子進行情緒管理將會是一項很重大的議題。
在社會行為的養成中,「等待」是孩子必須學會的事。透過練習等待,可以學習控制衝動;當能控制衝動之後,孩子才有機會學會觀察、判斷、理解環境的脈絡,認識社會規範的界線,進而發展出正向的社會行為。
孩子在3歲前有很多事要學習,學習的過程很需要家長的陪伴。透過陪伴,除了增進親子關係外,更可以促進孩子多元能力的發展喔!
*本篇文章由【媽媽寶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